基民“生力军”的疑惑:“为什么基金经理在管产品业绩都没做好,还要继续去新发产品呢?”

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晨烨 在周一(8月1日)上午公司召开的一个重要项目推进会议上,孙畅却无心发言,而看着自己手机屏幕里的基金收益页面发呆。2022年只剩下最后四个多月,但她所持有基金的累计收益却为-1.4万余元。

孙畅是一名互联网项目经理,在深圳“最牛街道”粤海街道的一家公司上班。

而在距离深圳1700余公里以外的陕西西安,在税务局上班的基层公务员晋尧也面临着类似的烦心事儿。

他因为在2020年看到不少基金市场很火爆的信息后,选择跟风入市,在经历了“短线炒基、追涨杀跌”等不理性投资行为后,晋尧的账户最终亏损7000余元,在今年6月份选择割肉清仓,心里暗自发誓再也不买基金。

孙畅和晋尧的经历是2019年以来新入市基民的普遍缩影,自2019年开启的结构化牛市,让不少权益基金的收益持续上涨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参与到了公募基金的投资当中。

“生力军”的持续涌入,使得到2019年年初还只有13万亿元的公募总规模,在仅仅3年半之后便直接翻了一番达到了26.79万亿。

当然,基金规模的高速增长,除了与公募本身的赚钱效应有关以外,也离不开像甘娜这样的一线销售人员的辛苦付出:在今年市场行情不好的背景下,公募基金公司们并没有降低自身对规模的追求,为了达成销量目标,甘娜甚至选择私下贴补费用给银行理财经理,只为促进银行对自家产品的推销力度。

一边是汹涌入市却疑惑自己为何赚不到钱的基民,一边是规模已屡创新高却仍在弱市中执着新发产品的基金公司,似乎在不经意间就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割裂状态——“基民只知道买,基金公司只知道卖”。

亏钱的基民“生力军”

今年以来,两市股指走势趋弱,在多重利空因素的共同发酵下,沪指从年初的3500点左右震荡下跌,在4月份一度跌破2900点,市场情绪进入冰点,抖客网,近期的走势亦很不稳定。

不过,不理想的行情似乎不妨碍普通居民参与基金投资的热情,公募基金行业在年内依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。

8月2日,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了公募基金市场的最新数据,截至2022年6月底,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9家,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.79万亿元,这一数据相较今年初增长了约1.34万亿,而市场中公募基金的产品数量也突破了一万只大关,创下了历史性一刻。

追溯公募基金规模增长历程,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,在2019年年初,公募的管理规模还只有13万亿,仅仅3年半之后,这一数据就翻了一番达到了近27万亿。

自2019年开启结构化牛市以来,把握住了“吃药喝酒”主线的公募基金,完美地展示了自身高到爆表的赚钱效应,Wind数据显示,2019年股票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超过45%,2020年更是达到了59%,这在当时吸引了大批居民涌入市场,仅2020年,公募全年募资规模就超过了3万亿元。

而90后的白领孙畅就是伴随着彼时的基金投资浪潮入市的基民之一,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她,年收入能达到40余万元,在一线城市中并不算太高,对于自己是否需要理财,如何进行理财等问题,她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。

几年以前,孙畅曾尝试去开户炒股,但在海量的K线图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琢磨了一个晚上之后,她还是选择了放弃,“炒股太复杂了,我也没时间天天盯着大盘走。”

2020年下半年,A股结构化行情的演绎开始被推向极致,以“茅家族”为代表的基金抱团股开始高歌猛进,持续攀升的收益率也让公募基金屡屡破圈成为全民热议话题,彼时,孙畅发现身边开始有同事讨论起了这种叫基金的理财产品。

“大家当时经常互相讨论自己的基金昨天涨了多少,推荐买哪位基金经理。”孙畅说。

在身边同事的热议氛围中,孙畅开始对基金,这一她原先丝毫没有了解的金融产品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在朋友以及基金销售渠道的推荐下开始购买基金。

作为一个新基民,孙畅对基金的相关知识完全从同事、朋友口中得知,“当时觉得买这个应该不需要什么功课,因为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,让基金经理帮我炒股,所以只要找到厉害的基金经理就行。”孙畅说。

在支付宝的基金页面中,孙畅看到,许多基金宣传介绍写得都十分“诱人”,这边是“把握万亿新能源市场”,那边是“一键布局半导体机遇”,对于这些国家政策重点关照的板块,孙畅丝毫不怀疑他们在未来的股市中会扮演的重要角色。

面对彼时各类基金不断上涨的净值,又看到“一键即可布局”的便利,孙畅感到了一种“时不我待”的紧迫感,她在半年之内就将自己一半的存款——15万元,投入了其中,持仓基金中不乏“刘彦春、刘格菘、张坤”等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“网红”产品。

“最后是朋友劝诫我,说买基金没有这么‘梭哈’的,我才没有继续加仓。”孙畅表示,“刚刚开始买基金的时候,看到账户每天都有上千的收益,我一度萌生了自己下半辈子不用靠打工挣钱的幻想。”

而在同一时期,远在西安的税务局基层公务员晋尧也毅然决定加入基金投资浪潮,作为体制内从业人员,晋尧实际上并没有太强的理财需求,之所以想要参与到基金投资,只是被当时公募普遍的高收益率所吸引。

同孙畅一样,晋尧决定申购基金时,也没有对基金投资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,主要是根据支付宝相关界面的业绩排名及推荐进行选择。

“那个时候基本上市场宣传什么火,我就买什么,买了之后在刚开始还都挣了钱,净值涨了不少十分开心,当时甚至一度考虑过以借贷的形式继续加大投入。”晋尧说。

因为害怕市场波动,晋尧选择买入了很多热门主题基金的C类份额,因为相比A类份额,C类份额7日内赎回不要任何费用,方便自己进行短线交易。

在将基金当股票炒的头两个月,晋尧的收益情况还不错,虽然相比起在股市里半个月就能涨200多倍的“妖股”,他的炒基收益堪称“微薄”,但晋尧对此已十分满足。“虽然钱不多,但我当时感觉这样一点点累积收益也很安全,而且比炒股简单多了。”晋尧说。

相比起晋尧、孙畅这类缺乏对基金投资市场深层次了解或存在误解的基民,在北京一家游戏公司上班的侯宇就像是一张白纸。

他在完全不知道什么是ETF基金的情况下,只是从基金名称中发现该基金投向的是市场热门板块,便决定申购并持有。“虽然是乱买的,但刚开始都涨了”,他说。

记者了解到,在2021年春节以前,像晋尧、孙畅、侯宇这样的新基民,虽然在基金投资的过程中有很多“糊涂操作”,但他们或多或少都从所持基金中获得了回报。

只不过好景不长,随着市场风格的轮转,2021年春节后,以茅台为代表的“茅家族”公募抱团股股价持续下挫,连带着曾经风光无限的“明星基金”业绩一同垮塌,将当初积极入市的小白基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行情最初开始起变化的时候,晋尧不断地告诉自己市场只是短期调整,但行情却没能如他想象般演绎。

原标题:【基民“生力军”的疑惑:“为什么基金经理在管产品业绩都没做好,还要继续去新发产品呢?”
内容摘要: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晨烨 在周一(8月1日)上午公司召开的一个重要项目推进会议上,孙畅却无心发言,而看着自己手机屏幕里的基金收益页面发呆。2022年只剩下最后四个多月,但她所持有基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jc/122320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有望成为公募REITs扩容主力军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试点加速
下一篇:8月5日听国泰易方达等基金大咖说:疫苗板块机会如何 解析中证1000投资生态圈